-
歐盟輪胎標簽系統的三個標準
01.燃油效率
燃油效率通過輪胎的滾動阻力(RR)來衡量。
滾動阻力是指像球或者輪胎一樣的圓形物體以穩定的速度在一個平面上直線運行所產生的阻力, 產生原因可能是物體形變、接觸體的形變, 或者倆者共同的形變。
其他因素包括車輪半徑、 前進速度、 表面粘性以及接觸面的微滑動。 滾動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車輪或輪胎材料以及路面情況。
從A(燃油效率最高)到G(燃油效率最低)的7個級別
效果可能因為車輛和駕駛條件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對于一套輪胎,G和一個A之間的差異可以使油耗最多相差7.5%,卡車可能更多。
02. 濕地抓地力
濕地抓地力表示濕滑路面的輪胎制動性能,與車輛的安全性能息息相關。低滾動阻力的輪胎具有高的燃油效率,但在濕滑路面上低滾動阻力輪胎的抓地能力較差,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歐盟委員會要求輪胎企業提供其輪胎在濕滑路面上剎車時的抓地力相關信息。
從A (最短剎車距離)到G(最長剎車距離)七個級別
結果可能因為車況和駕駛條件不同存在差異,但是在剎車后車輛完全靜止的情況下A級輪胎可能減少30%的剎車距離,比如一個普通小轎車以8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 剎車后可以減少18米的剎車距離。
03. 噪音水平
目前噪音水平的測量以分貝為單位,分三種類型,請參照左側黑條,黑條越黑則表示輪胎產生的噪音越大。
?
除了表示噪聲水平的分貝(dB(A))之外,?象形圖顯示輪胎外部滾動噪聲表現是否高于歐洲規范的強制限制值(三個黑色條=噪音較大輪胎),或少于3分貝將來下面限值(兩條黑杠=平均噪聲水平)或低于未來限值超過3分貝(一黑條為低噪聲輪胎)。
來源:歐洲委員會
-
歐盟輪胎標簽法規
法規要求輪胎制造商聲明C1,C2和C3的輪胎的燃料效率、濕地抓地評級和行駛噪音(這些輪胎主要裝在轎車、輕卡和重卡上)。
若缺少輪胎的性能及可比較的信息,會使消費者很難將這些因素考慮在他們的購買決策上。2012年11月1日起,輪胎性能數據將會顯示在所有銷售點以及技術推廣材料上,如產品目錄,單頁等。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市場朝著更節油、安全、低噪音的方向發展。 此外這樣可以激發市場在價格以及性能的方面的競爭, 從而反過來再刺激投資和研發。
輪胎標簽法是歐盟的相關法規標準,為希望購買我們產品的顧客提供了有用的參考信息,使他們在購買前知道輪胎的特性。